砂金矿与选金流程的关系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多年来采矿者、地质学家以及我公司共同总结的工作经验。完全是在实际操作中归纳的划分方法。实际生产中,假如我们按学术界的标尺来划分,划来划去,不管你划分的如何准确,但无法根据这种分类来为后续的工作做依据,没有更大的实际意义。学术上的划分方法,对砂金选矿作用有限,我们不能依据学术上的分类而能确定我们使用什么样的选矿流程和设备,而我自己觉得,砂金选矿,主要有三个主要的参数是必须要考虑的,那就是---------金粒的形态及性质,泥量及性质,砾石形态及性质。而我的划分原则,是而且仅仅是依据这三个参数,简单明了,直截了当。不管 什么砂金矿,都离不开这三个主要的参数。只要确定了这三个参数,我们完全(或者基本上)可以确定选矿流程和设备,即使我们分不清这个金矿究竟是什么金矿,残积矿还是坡积矿或者是冲积矿,一点也分不清楚,没关系,不会影响你后续选矿工作。举例来说,同样是坡积矿,有的含有狗头金,有的只有细粉金,有的有巨大砾石,有的含有大量胶泥,形态多样,您能仅靠这个“坡积矿”的类型划分来确定选矿流程和设备么?显然是不能的。而按照我的方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确定了金、泥和石这三要素,就完全可以确定流程和设备。而这三个参数,对一个具体的金矿,确定起来是相当简单的。您看,这个方法,把一个本来很复杂很难,但还要必须面对,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这么轻描淡写的解决掉了,这也就是这个方法的意义所在,假如说我对砂金事业有什么贡献的话,对砂金矿的新的划分方法,应该是其中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贡献。
这个方法,我从来没看到有人系统地提出,教科书上可能也找不到,但感觉确实有点实用价值,在这里全盘写出,希望对大家多多少少有点帮助。错漏之处,还请海涵。
具体分为两大类,八个小类:
粗粒金型(多泥少砾石型,多泥多砾石型,清砂少砾石型,清砂多砾石型)
细粒金型(多泥少砾石型,多泥多砾石型,清砂少砾石型,清砂多砾石型)
砂金,分大粒金和细粒金,我们分别用“D”和“S”表示,D表示“大粒金”,“S”表示“细粒金或小粒金”;胶泥,多泥或少泥,我们用“D”和”S”表示,表示“多”和“少”;砾石,也用 “D”和 “S”表示,表示多砾石和少砾石。这样,对这8类矿,我们可以简单表示为:DDS,DDD,DSS,DSD;
XDS,XDD,XSS,XSD。
具体不用多解释,看名字就知道划分依据是什么了,总计8种,其实,就是金,泥和石头这三个要素的简单组合(注意一下顺序,是 金-泥-石 )。举例图片我放在后面第五章。
首先我们要确定金的形态,因为我们的矿是砂金矿,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金,而金的形态,我们主要考虑的就是金粒的大小,其他参数暂时不考虑,这直接关系到将来选矿流程的设计,粗粒金和细粒金在流程安排和设备选择上差别很大;其次是泥,再次是砾石的大小多少。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说的细粒金型和粗粒金型金矿,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砂金矿,金粒粒径都是比较悬殊的,粗或细只具有相对意义,也就是说,粗粒型金矿,也有细粒金,只是含量少而已,细粒型金矿也有部分粗粒金,含量很少;另外,我们把一些非常薄但直径比较大的薄皮金也归入细粒金范畴,因为这种金看起来一大片,但很薄,洗选的时候,重选性能和细粒金接近。
其次还有泥,这个不被人注意的东西,其实对砂金选矿很重要,金和泥就像孪生兄弟,有泥才有金。而这个“泥”,主要指的是那种粘性很大的胶泥而不是一般的土。泥,对砂金矿而言,是个让人喜欢也让人讨厌的东西。几乎所有的砂金矿,最富集的含金层都有泥,泥也是采金者辨别含金层的重要参照指标,可以说,没有泥,一般只有清沙的矿不是金矿。但泥对金的选出干扰比较大,尤其是粒径很小的胶泥,如果不充分溶解,金不可能释放,任何设备都不能选出金,即使释放充分,但泥浆对细粒金的选出也会产生巨大干扰(泥浆的沾滞系数很大,对粒径很小的细粒金干扰很大,金粒径很小的时候,影响它下沉的因素,不仅有重力,还有液体的沾滞系数,显然,浓泥浆的沾滞系数要远大于清水),而且,泥浆也算是一种重介质,会抵消金的密度优势。
最后就是砾石,主要指巨大砾石,是必须要面对的。砾石对砂金矿意义也非同一般,和泥一样,也是让人欢喜让人讨厌的东西,也是砂金矿的主要指标之一,没有砾石的沙层很难形成砂金矿,但巨大砾石会增加选矿难度,增加成本,对设备损毁也非常严重,在流程设计和设备选择上必须要相当重视。
划分这个分类,主要是为选矿流程设计所考虑,为选用选矿机械做准备。不同的分类,流程设计不尽相同,机械选择有所区别,相关参数也要适当调整。流程和机械主要考虑金粒的形态,泥量的多少和性质,砾石的多少大小。
比如,粗粒金型多泥多砾石砂金矿,我们不仅要在选矿流程设计上考虑脱泥,还要防止大块金狗头金以及细粒金的流失,以及对付大块砾石,机械选择上就要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砂金矿,要有脱泥环节,要有补收大块金的环节,还要能处理大块砾石。否则,不但金要大量流失,机械也难以正常运转,不能保证高的出勤率,事倍而功半,如果不是很富的矿,基本上亏钱亏定了。
对一个具体的砂金矿进行分类,我一般按照上面四种方法同时分类,所以一个矿,会出现诸如“洪-坡积砂金矿,支谷砂金矿,大粒金多泥砾砂金矿”这样啰啰嗦嗦不伦不类一长串,目的只是为了更准确的反应矿体的具体特征,为后续工作做准备。
以上是仅仅针对金而言,假如我们的砂金矿里有值得回收的副矿,那么,我们还应该考虑副矿。事实上,砂金矿所有副矿的回收,依然和泥量、砾石状况有关,处理方法也大同小异,该脱泥也要脱泥,该剔除巨砺石头也要剔除。我认为,在这个阶段,我们只要在我们的划分类别后面加一个后缀即可说明问题,比如,我们的金矿是粗粒金多泥少砾石型砂金矿,同时含有锡砂,钨砂,我们可以简单的描述为“粗粒金多泥少砾石-----含锡砂钨砂型砂金矿”,这样,将会在以后的设备流程设计上,提醒我们,该考虑锡砂钨砂的回收利用。
如何做好(开好)一个砂金矿,涉及到很多因素,探矿、选址、设计流程、剥离、挖砂、运输、脱泥、筛分、溜槽、精选等环节,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我们可能没有办法面面俱到,但也要尽量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