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砂金矿成矿规律特点
地球板块大冲撞,挤压升降一直忙;
板块边缘很活跃,地震火山伴岩浆;
含金丰富古地层,有的降来有的升。
升出头来遭风化,雨淋水冲聚精华;
地形水文合适时,一个时期聚成矿。
哪种地形能成矿?哪种地带最富集?
崇山峻岭聚大河,低缓地形小支流;
红土淋滤和铁帽,滨岸溶洞比较少;
盆地边边金山脚,过渡地带很重要。
砂矿都要水来造,不快不慢才正好。
沧海桑田亿万年,矿体常常在改变;
老的死去新的生,一代更比一代好;
仿佛我的淘金盆,淘去黄沙现真金;
砂金成矿真不易,切盼大家倍珍惜。
下面我们分段解释:
地球板块大冲撞,挤压升降一直忙;
板块边缘很活跃,地震火山伴岩浆;
含金丰富古地层,有的降来有的升。
升出头来遭风化,雨淋水冲聚精华;
地形水文合适时,一个时期聚成矿。
意思是说砂金矿的形成,和地壳板块漂移有密切关系,板块漂移,必然造成板块的碰撞,断裂,褶皱,抬升和下降,这种板块运动从古至今一直不停息,板块边缘位置,变化尤其剧烈,地震,火山频繁,有的底层被抬升,有的下降。而抬升的时候,古老的地层才会露头,岩石才会被风化,如果岩石是高含金的岩金矿石或矿化体,就会提供大量的金源,可以说,所有的砂金矿从本质上都是这么来的。这也是金矿成群出现的原因。风化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只有风化以后,包涵在岩石里的金才能解离,变成游离的单体金,离子金和胶体金。这些游离的金只有在合适的水文地形条件下,有一部分才能富集,包括单体金粒的富集,离子金和胶体金的重新聚集,才能形成砂金矿。地壳的上升作用对砂金矿的形成最为有利,但也会破坏砂金矿。上升运动制造一个砂金矿,一段时间以后,随着地壳上升,可能又会破坏掉,再重新制造一个。这就是“地形水文合适时,一个时期聚成矿”
这一段从宏观上说明砂金矿的形成。砂金矿和岩金矿最易形成于板块边缘,我国的大兴安岭地区,小秦岭地区,金沙江地区,白龙江地区等,砂金最密集的地方,就是板块边缘地带,地震火山频繁,非常活跃。
哪种地形能成矿?哪种地带最富集?
崇山峻岭聚大河,低缓地形小支流;
红土淋滤和铁帽,滨岸溶洞比较少;
盆地边边金山脚,过渡地带很重要。
砂矿都要水来造,不快不慢才正好。
解释:砂金矿总的成矿规律,宏观的说,在那些崇山峻岭的地方,只有在比较宽阔的主河道才能成矿,这种地区,山高谷陡,只有在主河道里水流才较平缓,金才能沉淀富集并保存,小沟谷里,水流湍急,金很难沉淀更难保存,难以成矿,比如嘉陵江上略阳宁强一代,高山峡谷地貌,主要成矿在嘉陵江主河道和一些大的支流。而低缓地形地带,离金源较近的小支流细谷,水流也较平缓,金可以沉淀而且能保存成矿比如呼玛金矿。对一些含金的风化岩,会就地形成残坡积矿,雨水会把风化碎屑中的轻质泥土淋滤溶解冲走,留下金和铁锰等重氧化物矿,形成铁帽型砂金矿。而那些溶洞填充型砂金矿和滨岸型砂金矿,数量较少。盆地边缘地带比较容易成矿,位置较高的的坡积矿,会在其下方富集,好像金腰带一样。砂金矿的形成,水文条件是主要因素,水流太快,难以沉淀和保存,难以成矿,水流太慢,无法分选,只会形成巨厚的冲积平原,也难以富集成矿。水的作用有三个:
第一,水对风化碎屑有分选作用,水会把轻矿物质分选冲走。
第二,水的搬运作用,水会把金搬运到距离金源很远的地方,短则几千米,长则几千千米,冲走的过程中碎屑不断被磨蚀,金不断被解离;
第三,水的风化作用和再结晶作用,水流对碎屑有进一步研磨腐蚀作用,同时,溶解在水里的金的微粒,离子,胶体,在酸碱度或温度等条件下,会聚集成块。众多次显微金,显微金凝聚成较大的金单体。有人认为,巨大的狗头金就是水中金的离子和胶体的再结晶作用形成的。我认为至少有一部分狗头金是这么形成的。
在干旱沙漠地区,风的作用其实也类似于水。风把风化岩的尘土带走,地表金的丰度越来越高,形成砂金矿。但同时,风沙也可能把一个已经裸露的砂金矿掩埋----------谁敢说黄土高原巨厚的黄土下没有砂金矿呢?
沧海桑田亿万年,矿体常常在改变;
老的死去新的生,一代更比一代好;
仿佛我的淘金盆,淘去黄沙现真金;
砂金成矿真不易,切盼大家倍珍惜。
在亿万年沧海桑田变迁中,砂金矿常常在改变,有的新生,有的死亡。一段时间,,有合适的地形水文,形成砂金矿,但地层如果抬升或下沉,砂金矿可能会被河道侵蚀破坏,形成新的砂金矿或残留阶地砂金矿,也可能下沉埋藏,变成隆陷型古砂金矿或沉积岩岩金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隆陷的砂金矿,有可能再次被抬升,再次被风化,重新成为新砂金矿的金源。物质就这么被反复折腾,循环不灭。但几十亿年才有现在的砂金矿规模,大自然制造一个砂金矿着实不易,而我们人类社会历史才多长?从这个意义上说,砂金矿很快就会被我们开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