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地图对砂金矿的作用
Google地球的应用,无疑对我们搞砂金矿的人是一个有力武器。30 年前,你想看看航拍照片,简直是做梦,现在,你只要坐到电脑边,泡上一杯茶,可以看到地球上任何一个你想看到的角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对你的矿区仔仔细细研究,看看那里的地理环境,水系分布,有没有砂金成矿的水文地理条件等等。非常方便直观。假如你置身矿区,由于地域比较大,你会感觉茫然不知所措,山高林密的矿区,你会有坐井观天的感觉,连方向方位都搞不明白。
从地理环境和水文条件分析,已经有人做出总结,非常好,非常到位,摘录如下:
民间寻找砂金矿的某些经验黑龙江省是我国砂金主要产区,开采历史悠久,民间寻找砂金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看“三山”“四不露”、,一即“座山”“关门山”“迎门山”“沟前、、、不露口”“沟后不露堵”‘沟中不露风”和“全沟不露骨”、。“座山”为河谷上游的产金山。它以高大(不露堵”)和“马牙石”脉(石英)多为特征。经验认为,有座山存在在河谷中形成砂金金矿的可能性就越大。“关山门 ”即河谷钳形山,又称“关门嘴子”“迎门山”为河谷转弯。处河流的迎面山,又称“不露嘴”“不露口”,。这种地貌都是砂金成矿的有利标志。在“关门山”的上方或“迎门山”前方的河谷内,都是砂金富集的地段。
“不露风”又称“不露腰”,产砂金的河各两侧山要比较高些,“风”好似刮不出去。“不露骨”指河床底板的岩石不出露,表明河谷处于堆积阶段。
“小沟出嘴”“大沟有腿”“不大不小在肚里”、、。小沟指长度在 3km以下的小沟谷。“小沟出嘴”是讲要注意在小沟出口处寻找砂金矿。长度在 lOkm以上时为大沟。“大沟有腿”即在较大的河谷中发现了砂金矿,那么在其上游的某些支谷里也有可能找到砂金矿。反之,如支谷有砂金矿,在主谷里也可能有砂金矿存在。不大不小(中沟)长度 3-10km,主要成矿在本谷内。
“金出阴坡”。据寒冻地区民间经验,冲积砂金矿,特别是阶地矿,多分布于河谷阴坡一侧。即东西走向的河谷,在河谷南侧谷坡的阶地上砂金矿多,而在北侧很少,对南北走向的河谷,矿金矿多分自于西侧阶地上,东侧成矿很少。这些经验是非常难得的,是很宝贵的,有的有起科学性,有的只能代表地区特性,难以推而广之。
经验对做砂金矿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不得不依赖经验,另一方面,具体到每一个人,实际所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有时候,某人的经验只对某个具体特定的矿,甚至一些很独特的矿,难以推广,硬性推广,可能会吃亏的,经验一定要结合现代科学理论。砂金矿并不神秘,是一门科学,要尊重科学规律。我们可以和卫星地图结合起来,对一个矿区做研究。为什么远在天上的卫星能对深埋地下的砂金找矿有帮助?这是由于砂金的富集成矿由地表水系统决定的,(主要是冲积矿),而地表水是由地貌决定的,而卫星地图却能真实反映地貌特征水文特征。我自己的理解,其实大地之上的大大小小的江河,都是天然的“选金溜槽” ,也是天然的球磨机。但这条“溜槽” 实在太大也太复杂,效率也不怎么高,所以,不是每一个部位都有很富集的金。而金在溜槽里的沉淀富集是有规律和条件的,那就是:1,有金源;2,水流速不快也不慢;3,地形有空间容纳矿砂。 有金源指的是流域范围有岩金矿或金矿化带且露头风化,或旧砂金矿被破坏搬迁。水流不快也不慢,水流太快,金难以下沉,太慢沙石太多,也无法形成金矿只能形成冲积平原。有容矿砂的空间,指的是河道中能堆积一些沙石不被冲走,高山峡谷中就难以容纳沙石也就不会有金矿。现在您看,这些和水文有关的成矿规律和条件,卫星地图都能真实反映,而不必你亲自去现场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至于什么“座山” ,“迎门山” ,“关门山” ,“出山口” 。。。。。。等等
经验所得,在卫星地图上也是一览无余。当然了,完全依靠卫星地图就想完成找矿探矿是不可能的,卫星地图只是一种比较直观方便的方法和工具之一。对一些不是近现代形成的砂金矿,还要密切注意基岩随地壳的变化,现在的地貌地形可能不是远古时候金矿形成时候的地形,要做推理推测 。